作者:王曉輝
陶淵明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十分特殊,也十分耐人尋味。他既非出身豪門,又沒有當(dāng)過大官,一生中五次出仕,基本上都是祭酒、參軍之類相當(dāng)于秘書或助理的小角色。唯一一次擔(dān)任的實(shí)職是彭澤縣令,上任不滿三個月即辭官歸田,留下了“不為五斗米折腰”的佳話,從此再未踏入官場一步。
陶詩風(fēng)格獨(dú)特,自成一派,但流傳下來的不過125首,且從內(nèi)容論不外乎飲酒詩、詠懷詩、田園詩,數(shù)量不多,也沒有什么奇情壯志,無論是藝術(shù)造詣,還是詩詞的數(shù)量和反映社會深度廣度,均無法與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蘇東坡等人比肩。
可是,千百年來,陶淵明聲名日隆,影響力與日俱增,成為一位世代敬仰的文化巨人。這是為什么呢?
不同的人可能給出不同的答案。有人說他是思想家,有人說他是哲學(xué)家,在我看來,陶淵明就是一個明白人!他沒有那個耐心去冥思苦想干巴巴的哲學(xué)問題,他對宇宙、社會、生命的認(rèn)知都來自其心靈的體悟,反映在他的作品里的不是什么思想體系,而是一種灑脫的人生態(tài)度。我們先來讀一首他的《飲酒》詩:
結(jié)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。
問君何能爾?心遠(yuǎn)地自偏。
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
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。
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【配圖:彭靖雯】
這是陶淵明《飲酒》組詩的第五首。詩中所說的“悠然”二字,看似尋常,可不是尋常人能做到的。平頭百姓每天惦記著柴米油鹽,有錢的想賺更多,當(dāng)官的想做得更大。即便是九五之尊的帝王,也擺脫不了世網(wǎng)塵勞,既想開疆拓土,又想江山永固,既怕臣子篡位,更怕自己入土……結(jié)果,人人一肚子苦水,個個一腦門子官司。而陶淵明則不然,他是真正的放達(dá),想得開,放得下。這種由心而生、由內(nèi)而外的放達(dá),即便是詩仙李白也有所不如。李白夠“放”,但不夠“達(dá)”。
“問君何能爾?心遠(yuǎn)地自偏?!薄靶倪h(yuǎn)”并不是因?yàn)椤暗仄?,最關(guān)鍵的還是心靈上的忘世,否則,地再偏,心里還是會放不下,還會惦記著外面的世界。王國維在《人間詞話》中說,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?!瓱o我之境也。”以這種“無我”和“超然”的心境去觀察外部世界,整個身心都會融入到清涼的山風(fēng)和美麗的晚霞中,又仿佛化身為飛鳥,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翱翔。到了最后,詩人似乎進(jìn)入了一種精神恍惚、虛無縹緲的境界?!按酥杏姓嬉?,欲辨已忘言?!痹娭械摹罢嬉狻笔鞘裁茨兀渴菍ν獠渴澜绲母形??還是對“自我”和“本真”的體驗(yàn)?陶淵明自己也說不清楚,因?yàn)樗呀?jīng)達(dá)到了莊子所說的“得意而忘言”的境界。
陶詩語言平淡,但平淡的語言中卻蘊(yùn)含著豐富的思想和深厚的情感,初讀一看就懂,細(xì)品則意味深長。正因如此,翻譯陶詩不易,因?yàn)樵谡Z言轉(zhuǎn)換的過程中會失去原詩中特有的那一份淡然。
許淵沖先生的翻譯:
In people's haunt I build my cot,
Of wheel's and hoof's noise I hear not.
How can it leave on me no trace?
Secluded heart makes secluded place.
I pick chrysanthemums at will,
Carefree, I see the Southern Hill.
The mountain air is fresh day and night.
Together birds go home in flight.
What revelation at this view?
Words fail me if I try to tell you.
譯詩語句齊整,采用雙韻體,頗具律詩的韻味?!敖Y(jié)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。”“人境”就是大家居住的地方,是人扎堆兒的地方,用haunt來翻譯還是比較準(zhǔn)確的,但在haunt前面加上people's,似乎有些不自然。haunt用作名詞時,一定是指人常去的地方,而且是特定的人(如藝術(shù)家、學(xué)生等)經(jīng)常光顧的地方,如:the haunts of sb.'s school days、a favorite holiday haunt for artists。cot就是小農(nóng)舍、鄉(xiāng)間小屋,與cottage是同義詞,似乎比cottage還要小?!岸鵁o車馬喧”一句,翻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。既然結(jié)廬在人境,肯定會有車馬的喧囂,為什么陶淵明說“而無車馬喧”呢?那是因?yàn)樗牪灰?。為什么聽不見呢?陶淵明自己給出了回答:“問君何能爾?心遠(yuǎn)地自偏?!痹S先生的譯文準(zhǔn)確地譯出了“而無車馬喧”(of wheel's and hoof's noise I hear not),車馬的喧囂用車輪和馬蹄的聲音替代,簡約且生動。
“心遠(yuǎn)地自偏”一句的英譯是創(chuàng)造性的。許淵沖先生沒有按字面來翻譯,也沒有做解釋性的翻譯,而是跳出常規(guī)的思路,換了一個說法,secluded heart makes secluded place(隱居者的心境造就了隱居的環(huán)境),與原文契合,堪稱巧譯。只是一行詩中出現(xiàn)了兩個發(fā)音局促的secluded,中間又有第三人稱單數(shù)動詞makes,讀起來有些拗口。
楊憲益和戴乃迭先生、方重先生、孫大雨先生都翻譯過這首詩,春蘭秋菊,各擅勝場。因篇幅原因,不能逐一羅列,只抄錄楊憲益和戴乃迭先生的譯文,共各位讀者學(xué)習(xí)借鑒。
Within the world of men I make my home,
Yet din of horse and carriage there is none;
You ask me how this quiet is achieved--
With thoughts remote the place appears alone.
While picking asters 'neath the Eastern fence
My gaze upon the Southern mountain rests;
The mountain views are good by day or night,
The birds come flying homeward to their nests.
A truth in this reflection lies concealed,
But I forget how it may be revealed.
楊憲益和戴乃迭兩位先生同樣將這首詩翻譯成了優(yōu)美的韻體詩。讀楊、戴兩位先生的譯詩,最明顯的感受就是清晰流暢,他們從不用復(fù)雜的詞匯,尤其是動詞,基本上都在中學(xué)生的詞匯范圍之內(nèi)。為了讓讀者誦讀譯文時沒有滯澀感,他們沒有使用chrysanthemum來翻譯“菊”,而是選擇了短小易讀的aster,這種譯詩的方法也非常值得我們學(xué)習(xí)領(lǐng)會。
這首《飲酒》詩,文字雖然平易淺顯,卻折射出陶淵明超然獨(dú)立的精神境界。正是因?yàn)橛辛霜?dú)立的精神、自由的思想和透徹的人生感悟,才有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“五柳先生”,才有了水一樣淡泊、云一樣從容的陶淵明,才有了中國詩歌的一片新天地。
陶淵明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,是田園詩的開派始祖。歐陽修說,晉無文章,惟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一篇而已。梁啟超說,自然界是他愛戀的伴侶,常常對著他笑。梁實(shí)秋說,絢爛之極歸于平淡,但那平不是平庸的平,那淡不是淡而無味的淡,那平淡乃是不露斧鑿之痕的一種藝術(shù)韻味。
這就是陶淵明。他像一陣清風(fēng),一片白云,從這個世界上飄過。留下的,是他的品格、他的詩文、他的田園,還有那份學(xué)不得、裝不來的悠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