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世界文學學者、翻譯家許淵沖教授接受中國網(wǎng)專訪 [中國網(wǎng) 顏筱箐 攝] |
中國網(wǎng)12月6日訊(記者 陳超)在全國翻譯工作座談會暨中國翻譯協(xié)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召開之際,中國網(wǎng)走訪了著名世界文學學者、翻譯家許淵沖教授??v橫譯壇七十余年,許教授將大量中國古詩翻譯成英語和法語韻文,享譽海內(nèi)外。(點擊觀看專訪視頻)
本次會議的主題為“中國文化走出去戰(zhàn)略與翻譯工作”。在采訪中,許淵沖首先指出,語言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工具,語言問題是最重要的問題。中國文化不管以何種形式走出去,比如演出,也跟翻譯有關系。
許淵沖結合自己多年的譯介實踐,提出了他的翻譯原則——“從心所欲,不逾矩”?!熬褪侵饔^上發(fā)揮能動性,客觀上不違反客觀規(guī)律,這也是錢鐘書、朱光潛先生所認為的藝術活動最高境界,”許淵沖解釋說。
許淵沖說,中西文化在翻譯上很不同的一點是中國把翻譯當作藝術(中國現(xiàn)在也有一部分人把翻譯當成科學),西方把翻譯當成科學(比如美國基本上把翻譯當成科學)。
“不逾矩是低標準。從心所欲是高標準。求真是低標準,求美是高標準。只翻譯字面意思,不是對學術真正了解。要把文章里面的內(nèi)容翻出來,要有全局觀點,這樣才能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。只有科學,解決不了文學問題。文學真還不夠,還要美。不美不是文學??茖W只能服從客觀規(guī)律,不能發(fā)揮主觀能動性。簡單說來就是‘對等論’。西方語言文字,比如英法德俄西班牙語,互相有90%對等。但中英文只有一半對等。這也是為什么西方無人出版中英互譯的作品,只能把中文翻譯成英文,還往往需要中國人幫忙,否則問題很多。只有中國人能中英互譯,這說明中國翻譯水平高于西方,中國翻譯文化世界最高,”許淵沖進一步解釋道。
他舉了如何英譯《論語》第一句“學而時習之 ,不亦樂乎”來說明他的觀點:“有人翻譯成‘To learn and review is a pleasure.’,這是典型的西方翻譯法,也不錯。而我翻譯成‘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-- is it not a delight?’”
“對等沒有前途。對待外國理論要看在中國能不能行得通。遇到不能對等的情況就用“超越論”;對等的,能超越也超越。對等論是低級理論,一對就對死了。認為它最高級就完了。超越論用中國最好的表達方式,比原文更好。”
許淵沖指出,中外文化交流很重要,但目前我國在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文化交流中還存在較大“逆差”。“中外因為互不了解造成很多問題和矛盾沖突。長遠看真理最終會勝利,但這是個很長期的問題,不能很快解決,只有雙方慢慢交流(才能解決)。中國文化可以走向世界,也會起作用,起多大作用也要經(jīng)過相當時期才能看出來,現(xiàn)在才剛剛開始。中國文化對美國的影響還很少,算初級和開始階段;而美國對中國的影響大,達到了中高級階段,”許淵沖說。
“文化交流要找出共同之處在哪里,哪怕只有很小一點點,你也要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來,”他結合自己的翻譯實踐說,“我翻了一百多部書了,沒有發(fā)現(xiàn)不能解決的問題,都解決了?!?/p>
許淵沖認為我國要增強文化自信,糾正西方人高自己一等的思想?!斑€是存在不知道自己的文化在某方面走在世界前面的現(xiàn)象,”他說道,并舉了他西南聯(lián)大同班吳仲華的例子?!爸袊巳ッ绹私庠趺锤惆l(fā)動機,美國人說,我們的發(fā)動機是你們中國人做出來的,你們怎么不問自己人問我們?”
吳仲華是我國杰出工程熱物理學家,國際公認的航空發(fā)動機設計先驅。
在談到為什么中國翻譯界現(xiàn)在不出大師的問題時,許淵沖認為有三個原因。
首先,一切向西方看齊,以為西方是最高水平,以為外國人的翻譯就是最好的,只知道中國人向外國人學習,不知道中國人自己可以發(fā)揮主觀能動性,可以比外國人翻譯得更好。
其次是受政治教條的影響。他舉了自己的例子加以說明:“我跟楊振寧一班。現(xiàn)在我出了一百多本書。在1957年,楊振寧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。1958年,我已經(jīng)出了四本譯著——一本德萊頓的《一切為了愛情》(英譯中),一本羅曼?羅蘭的小說(法譯中), 一本秦兆陽的散記(中譯法), 一本《毛主席詩詞》(中譯英)。但是一直到毛澤東去世的1976年,我也只出了這四本書。當時不能搞了——即使有出大師可能,條件跟客觀環(huán)境也使你不能夠做了。如果當時讓我搞下去,我成績早出來了。不至于九十歲還在搞,六十歲就出來了。當時要我教書。我當時在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教兩個文種,業(yè)余搞翻譯——八小時上班,晚上學習,業(yè)余偷偷翻譯。出書受批評,說是搞‘自留地’。一直到鄧小平出來,他說經(jīng)濟要翻兩番。我給自己定目標——也翻兩番,到2000年一共出20本書。結果,到90年代就出了20本,現(xiàn)在是120本?!?/p>
最后,他說,中國文化走不出去跟翻譯主導思想有很大關系——空談翻譯理論占據(jù)主流?!白畲蠡闹囀呛芏喔惴g理論的自己沒翻譯過一本名著。高級翻譯學院,什么人來教,有沒有翻譯經(jīng)驗,有沒有翻譯過一本書,翻譯過名著,有沒有翻譯經(jīng)驗?有的人外文不大好,連外文都還沒過關,空談理論。翻譯跟翻譯理論分家了。翻譯的人可以做不出理論,但搞理論一定要會翻譯,否則做的東西都是空的嘛,”許淵沖解釋道。
談到如何看待大眾文化和高雅文化的關系,許淵沖說,即使自己不喜歡大眾文化,但也不反對別人喜歡?!拔抑环磳疹^,反對不好的,既然人家喜歡,作者自己也喜歡,肯定都有一定道理。不好的東西即使暫時有人喜歡,也長久不了?!?/p>
許淵沖還分享了他的外語學習經(jīng)驗。
“我外文基礎并不好。我到高二,背了30篇文章,模仿它們寫作,一下突然好起來了,”他說道,“如果一個大學生一天背一個好句子,四年下來就是一千多句。每天再模仿造一個句子——不要多。有一千個你喜歡的好句子,就不得了,連美國人也很少能做到。要徹底理解這些句子,要喜歡,要能應用,還要復習,堅持四年就很可以了。”
“學而時習之 ,不亦樂乎?學習、實踐、感到愉快是三部曲。每天如此,我活到九十歲還沒學夠。每天有一個例子就很高興了。目標開始不要太高。我的譯著在英美和法國出版,別人說是文學高峰。這是一步一步,一層一層累積起來的。從我大學時代就開始了。別想一步登天,我是一步一步來的。就是要不斷實踐,不斷改得更好,照著這個路子走下去,就有趣味。翻能夠翻好的,累積得越多越好。融匯貫通,一通百通。這是非常愉快的事情,能讓我忘記年齡——我不大知道我多大年紀,因為我七十年來幾乎一貫如此。”
“(但也)不要勉強搞。人生就是追求樂趣。問你自己喜歡不喜歡這一行。真不行就換一行。但一生一個樂趣都沒有那就也沒辦法了。各人總有喜歡的東西,要找你喜歡的東西。不管哪一行,只要取得知識,付諸實踐,并感到樂趣,有一點喜歡就行了。是不是好,是不是快樂自己知道。只要是自己喜歡的,怎么會不愉快呢?我自得其樂,一輩子就是如此,很有樂趣,很幸福,”許淵沖最后說。